温馨贴士:

发送您的姓名+专业+电话到下方微信,可免费听讲座哦~

德国式严谨或是解决钱学森之问的关键

荏苒柔木 Sat Oct 29 11:56:10 CST 2016 阅览4663 评论

【 qianmu.org-德国式严谨或是解决钱学森之问的关键 】

德国为什么不必有“钱学森之问”?钱老曾深深的疑惑:为什么中国60年出不了顶尖的人才?这个问题,其实从德国人做学术的方式可以得到解答。据不完全统计,德国共有一百多人获得诺贝尔奖。原因就是除了自由、独立的科研环境之外,德国学者对学术研究的敬畏、淡定、执着和较真也密不可分。

做论文,不放过一个标点符号

初到德国,你会发现一个现象:德国学者每年一般只发表一篇。你若对此有疑问,看看德国教授怎么说,“一年发表一篇嫌少?如果坚持下来,30年的时间就有了30篇论文,还少吗?”

即使每年才发表一篇,但德国人并不追求长篇大论。德国学者顾彬认为,在德国,不可能有人敢去写900多页的书,因为那意味着你可以比肩20世纪最伟大的作家。德国作家一年能写出100页的作品就不错了,因为一页作品,他们要用两三天的时间来修改。

德国书中错误之少,是举世闻名的。有的极为复杂的书竟能一个错误都没有,连标点符号都包括在里面。德国人为什么能做到呢?他们并非都是超人的天才,他们比别人高出一头的诀窍就在于他们的“笨”,即肯下“笨功夫”。

曾经我的论文前后被导师打回八次之多,导师每次帮我修改论文都很仔细,一个标点符号、一个单词都不会放过。有一次论文直接给退回了。那是一个什么错误呢?原来我把表格Tabelle这个词”错写成Tablette了。Tablette 是药片的意思,他很严肃地说:“你的论文上要是让人看到有这么多药片的话,大家会误以为你是学医的呢。”看到他这封邮件,当时我恨不得马上钻到地缝里面去。

文革史专家普朗克博士(Dr. Tomas Plaenkers)为了得到文革的第一手资料,先后十余次来中国搜集文革资料,包括当时的报纸、杂志、标语、大字报、领袖语录、书籍等,并与上百名当事人进行谈话。他的研究工作并未得到官方资助,所以每次来中国都是自掏腰包。我问他,这样做是否值得?他回答:“如果不是亲身考证,写出来的东西有什么价值?”

天职,深入血液的严谨

严谨和认真已经渗入到每个德国人的血液之中,这种精神与宗教信仰有密切的关系。德国是著名的马丁·路德宗教改革的发源地。路德给德国人带来一个新的概念,那就是“天职”。在德语Beruf(职业、天职)一词中,包含的是宗教的概念:上帝安排的任务。也就是说,对于一个教徒来说,他做一样工作,生产一件产品,并不是为了工资、为了谋生而做,而是为完成上帝安排的任务。具有良好的职业精神。

获得金球奖的著名电影《生死朗读》中有一个关键情节体现了德国人对规则、秩序的可怕“执著”。关押囚犯的教堂着火了,但主人公汉娜坚持不打开教堂大门之锁,认为不能让囚犯逃跑是其职责所在。汉娜甚至在法庭上对着法官与全体听众都拍案大喊:“我们得负责!!!”秩序大于天,这是在汉娜心目中根深蒂固毋庸置疑的东西。

当然,这是一个极端例子,但也折射出德国人严谨的精神,对秩序的“执著”。

本文来源:http://www.qianmu.org/article/3467.htm

网站声明

迁木网致力于为广大同学建立一个免费、自由的DIY咨询平台。让大家可以随时随地查资料,随时随地解决留学问题。​​

为保障迁木网内容的唯一性,未经书面授权,不允许用作任何商业用途。也不允许复制、转载和传播,一经发现,迁木网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。

凡涉嫌侵权、广告、或宣传的内容,都将无条件删除。若您有任何建议,或发现您的作品被侵权,请联系:ts@qianmu.org

关注我们

关注我们
  粤ICP备14051839号-1 ©2016-2017 All Rights Reserved
友情链接:羚羊网|投资移民